(通讯员周逸姝、赵文莉)2021年11月12日下午,党委研工部、学工部于学思楼101活动室组织开展了辅导员“辨”焦点研学班第一期学习,活动由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工作室承办,方伟等十位不同时期入职的辅导员聚焦一处,聚焦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充分交换思政经验和心得体会,同时也对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工作室建设建言献策。

面对大学生群体日常教育与管理,无论是“新”“老”辅导员都倾注了心血,有自己得心应手的收获,也有面临的新情况、新变化。2021年新入职辅导员周逸姝老师说:“怎样晚点名才能发挥晚点名教育引导的作用?”叶敏老师提出:“如何教育管理大一新生?”刘文龙老师则担忧不善言辞、不喜表达学生的自信心建立等问题引起了聚焦研学班老师们的共鸣和探讨。
有着十余年工作经验并有援疆经历的方伟老师认为,大一是学生习惯养成的关键期,需特别加强思想引领,要让学生树立规则意识,同时师生之间应树立边界感,合理掌握教育分寸。张悦旺老师认为,针对不同性格的学生,辅导员要有不同的处理方式,建议给予学生更多的关注,让学生在完成一定任务的过程中收获自信。王震老师归纳了新时代学生特点和心理特征,他说,辅导员应全方位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积极主动与学生沟通,从而走进学生内心,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张浩泽老师分享了自身的经历,他认为辅导员自身成长与“踏踏实实俯下身子做事,抬起头来讲好故事”的育人过程相统一。


“辅导员学”“辅导员思”“辅导员辨”“辅导员行”是我校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的四个重要环节,“辅导员辨”焦点研学班为辅导员工作提供了探讨与解决新时期大学生思政教育与管理问题的平台,同时加强了“新”“老”辅导员思想碰撞,增强了大家创新思政工作的信心。大家一致表示,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工作室要以新入职辅导员为重点,定期开展“辅导员辨”聚点研学班,从而加强辅导员“学思辨行”四个维度的融合,提高辅导员能力,提升队伍素质。此外,大家还对辅导员素质能力工作室的建设提出了部分意见和建议,初步分析和确定了下期“辅导员辨”聚点研学班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