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队伍

耿妈工作室 | ”黑马营“出击:我相信,我能行!

作者:刘琮昊    来源:     发布时间:2019/03/31     点击次数:

知道+自我效能+行动=做到

2019年3月27日晚在艺术中心102团体辅导室,武汉体育学院黑马营进行了主题为“我相信我能行——提升自我效能感”的团辅活动。本次活动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通过自我效能感提升的四种路径:言语劝说、成功经验、替代经验、情绪唤醒,有效地提升自我效能感,建立积极思维,为进入职场做好准备。  

 

活动一:你是最棒的

活动从上周我最开心的事开始,营长耿妈通过三个正向反馈的技巧帮助学生体验言语劝说的力量,让同学们边分享边练习关注、鼓励、正向反馈。听到伙伴们的正向反馈之后,同学们脸上溢出幸福的笑容。

 

为了更好的帮助同学们提升自我效能感,“营长”耿石艳老师让同学们每周记录下三件“小确幸”,从而积累自己的成功经验,一点一点地提升自我效能感。

 

什么是自我效能感?

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在他的研究中捕捉到积极思维的力量。

1982年提出了自我效能理论(self-efficacy)
人类对自己的能力与效率的乐观信念可以获得很大的回报
在日常生活中,自我效能指引我们制定有挑战性的目标,并在面对困难的时候具有较长的韧性。
努力加坚持等于成就,伴随着成就的获取,自信就会增强。
像自尊一样,自我效能伴随着辛苦付出后得来的成就而增强。

 

活动二:搭建意面塔

一根绣花线、一节胶带、几根细细的意面,仅用这些材料搭建一座小塔,不仅要高还要顶起一块棉花糖。

游戏规则介绍完后,耿妈先让同学们记下听到游戏规则后第一时间冒出来的想法。许多有趣的想法冒了出来:“意面可以吃吗?”“不可能,意面这么细,怎么搭啊?”“不能碰桌子!”“我饿了。”

活动开始了,同学们小心翼翼、轻拿轻放,但依旧避免不了各种“灾难现场”的发生,直到活动结束,只有两个小组意面塔成功撑起了棉花糖。

游戏结束,同学再次回顾当初的想法,发现通过一次真实的体验后,最初的想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感受到了替代经验在自我效能感提升中的引发的变化。

最后,耿妈通过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提出的活出乐观自己的ABCDE法,引导同学们有效地调节自己的情绪

知者行之始  行者知之成

如果想让一种方法真正为自己所用,必须在生活中尝试和运用,同学们纷纷写下了自己的应用计划。

 

 

 

版权所有:© 武汉体育学院  党委学生工作部(处) 研究生工作部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珞瑜路461号        邮政编码(P.C):430079        E-mail:Webmaster@wipe.edu.cn